投稿栏

5分钟营销学:二维码拉客切忌急功近利

字号+作者:张书乐 来源: 2015-04-21 10:04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实用的生活化服务是最容易让二维码变现的一种营销解决方案。毕竟,二维码终究是一把快速链接用户、手机和网络的桥梁。

实用的生活化服务是最容易让二维码变现的一种营销解决方案。毕竟,二维码终究是一把快速链接用户、手机和网络的桥梁。

 文/张书乐节选至《实战网络营销 网络推广经典案例战术解析(第2版)》 在国内,二维码营销的拉客模式往往因为急功近利而走进了死胡同。受众根本不想进入网址,就如上面几个奇葩案例那样,所不同的是,高大强的二维码还赢得了眼球,而大多数拉客二维码则被人们所忽视。 【《玩手机》真的玩转二维码了吗?】作为拉客模式的直接范例 《玩手机》杂志,是国内二维码应用最广泛的杂志之一,几乎每页杂志上都有3~10个二维码供用户扫描,并且可以链接到手机应用商店等。据其发行人对外透露,平均每本杂志被用户扫描的二维码数量已经高达10个左右,效果很是明显。 这也被许多平面媒体视作传统广告式微下的救赎之道,时下众多以年轻时尚人群为目标 的平面媒体都把目光投向了二维码购物,在那些服装、化妆品、包、手机配件介绍旁边加上二维码,让读者在阅读杂志产生购买冲动时可以很轻松地拿起手机拍摄完成购买。如南方都市报,就和一家二维码公司合作,计划通过二维码让报纸变成虚拟纸上商城,直接拉动读者消费。 这一拉客模式几乎成为了国内二维码营销的标准化制式。 表面上看,这样的拉客手法既精准又吸引眼球,但本身和网上购物并无二致,或可看作是电子商务移动化大背景下的二维化变异,且在手机移动购物尚未发展成熟的今天,平面媒体的转换率屡屡遇上冰山。 媒体的受众差别是第一道坎,时尚类的平媒所获得的二维码扫描率最高,而面向老年人的平媒则几乎没有转换率可言;媒体的产品差别是第二道坎,快速消费品几乎是二维码营销的主流,而价格昂贵的商品或冷门商品则看客多购买少;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是第三道坎,为什么要去拍摄二维码?是它们提供了外界购买不到的特色商品吗?用什么来支付购物?有数据显示,有70%以上的用户都被卡在了付款这个环节。在移动支付草创的今天,二维码购物显然有点早熟。 其实这种状况不仅在中国有,在全球,哪怕是二维码使用普及的美国、日本也存在,二维码购物都只是一种辅助模式,而二维码的题中应有之意还是便捷广告,让平面的广告动起来,甚至于互动起来。 也基于此,2012年国内才开始真正普及开来,并成为时尚潮流的二维码营销,在单纯想直接变为消费的路上变得有些冷了,一些想通过二维码购物为自己的报刊带来二次增值服务的媒体们也悄然撤下了商品广告旁的二维码,开始寻找二维码更好的广告路径。 实用的生活化服务是最容易让二维码变现的一种营销解决方案。毕竟,二维码终究是一把快速链接用户、手机和网络的桥梁。如果仅仅是把二维码作为一个噱头来考虑,用最大、最新、最高、最丑等诸如此类的景观式二维码吸引眼球,则离开了二维码的题中应有之意。 我们不能否定那些不是很地道的二维码营销。当下的二维码营销,应该考虑如何让人用手机去玩码。特别是在电子商务大行其道时,实体店如何将网络流量引下来变得至关重要,也是生死考验。我们下一集看看以色列同行是怎么做的。  博主新书 《实战网络营销 网络推广经典案例战术解析(第2版)》 作者:张书乐 微信号:zsl13973399819 近日已经在各大网上书城上架,全书分为3篇,共14章,4大原创理论,11种营销渠道,328个经典案例解析,解决95%营销难题。

科技在线遵循行业规范,网站刊载的所有文稿、图片文件均为用户自行上传或转载,为传播更多的信息之目的。其相应的版权归原所有人所有,如以上内容涉及到您的合法权益,请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及时处理。